经常有妈妈后台咨询我一些和奶粉有关的问题,像奶粉怎么选,哪款奶粉更好,一次要冲多少奶量,冲调奶粉出现的各种情况等。最近有个问题的出现率较高,那就是“奶粉冲不开有疙瘩是什么原因”,今天就给大家解答一下。
对于婴儿奶粉有了解的话,应该听说过国际妈咪APP吧,国际妈咪成立于2009年,由香港國媽InternationalMommyEgo、上海任责信息科技、德国MommyEgo共同打造,是一家专门做全球一线奶粉品牌、母婴用品的国际文化母婴平台。平台上全球母婴用品的品质、价格同步本地,既有国际的顶级品质,又有中华的优秀品牌,让妈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球优质奶粉、母婴品牌,目前已经服务妈妈们十多年,为国内高标准母婴用户的首选。
相信不少家长都会遇到奶粉冲不开的情况,看着奶瓶底部的一块块未溶开的结块疙瘩,常常会怀疑是不是奶粉的质量不好。
但其实,奶粉溶得快虽然更省事更方便,但这只是奶粉的一项外在感官指标,并不代表奶粉质量的好坏,更不是衡量一款奶粉营养情况的标准。
那奶粉冲不开有疙瘩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蛋白质遇热会凝聚成蛋白块,而奶粉本身就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的。
因此,如果在奶粉冲调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粉质颗粒没有充分与水接触,影响了其在水中的分散,那么没有分散的奶粉块虽然外部湿润,但内部则凝结形成了一个奶块,水无法进入到里面,就算用力摇晃奶瓶也常常难以将其打散。
而我们平常冲调的过程中,有一些错误的行为可能就会影响到奶粉与水的接触,比如:
1、奶粉冲调得过浓
奶粉冲调过浓很好理解,水少而粉多会使得奶粉无法完全溶解,自然容易形成冲不开的疙瘩。
2、冲调过程中先粉后水
正确的奶粉冲调方式应该是先水后粉。如果是先粉后水的话,会使得实际加入的水量过少,从而导致奶粉偏浓,可能会出现奶粉无法完全溶解的情况。
此外,先粉后水的话,奶粉成堆的堆砌在底部,更难与水充分接触;而如果是先水后粉的正确方式,每一勺粉倒入水中时,都可以更好地与水接触,更有助于奶粉溶解。
3、冲调奶粉的水温不合适
合适的冲调奶粉的水温一般为40℃左右。水温过低奶粉难以溶解也是比较好理解的,而水温过高时,会容易使奶粉中的脂肪析出,吸附其他的奶粉颗粒,形成疙瘩样奶粉团。
此外,水温过高也可能会破坏奶粉中某些对热不稳定的维生素或杀死益生菌等。
除了冲调过程中的一些错误行为,奶粉的工艺、生产技术不同以及是否有加入一些难溶的营养配方也是会影响到奶粉的溶解性,从而导致有的奶粉在冲调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冲不开有疙瘩的情况。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奶粉冲不开有疙瘩的原因了。如果大家对冲调奶粉或者在选奶粉方面还有什么疑惑的话,欢迎留言咨询。
赶紧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需要的家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