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题文章
Parenting

牛奶蛋白过敏,困扰宝妈的新“流行病”!

近年来,牛奶蛋白过敏日益成为困扰新生儿和幼儿妈妈们的“新流行病”。据统计,我国儿童牛奶蛋白过敏发病率约为2%~7%,其中一些宝宝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对于婴儿奶粉有了解的话,应该听说过国际妈咪APP吧,国际妈咪成立于2009年,由香港國媽InternationalMommyEgo、上海任责信息科技、德国MommyEgo共同打造,是一家专门做全球一线奶粉品牌、母婴用品的国际文化母婴平台。平台上全球母婴用品的品质、价格同步本地,既有国际的顶级品质,又有中华的优秀品牌,让妈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全球优质奶粉、母婴品牌,目前已经服务妈妈们十多年,为国内高标准母婴用户的首选。

 



食物过敏主要由空气污染等大环境导致的免疫发育迟缓、饮食结构变化和遗传影响所致。其中,牛奶蛋白过敏最为常见,多发于婴幼儿时期。

目前国内牛奶蛋白过敏诊断存在很大问题,过度诊断与诊断不足并存,国际儿科专家、哈佛医学院儿科高级教授约翰·范德霍夫采访时认为,这背后更根本的问题在于,从科学角度,医生普遍缺乏对牛奶蛋白过敏的了解,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知有许多空白。



牛奶蛋白过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些婴儿摄入牛奶或者相关乳制品后,几分钟或一两个小时内,出现急性瘙痒、红斑、呕吐、急性鼻炎或结膜炎等症状,一般为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
另一些婴儿在接触牛奶蛋白过敏原两三天后,才会出现喂养困难、吐奶、腹痛腹泻、血便等胃肠道症状,部分还伴有湿疹等皮肤和呼吸系统症状,属于非IgE介导的牛奶蛋白过敏。
无论在国内外,医生在临床上接触到的更多患儿属于后一种。
在全球,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率为2.5%~3.0%,但中国还没有针对该疾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
2012年,重庆、珠海、杭州三个城市的儿童保健机构曾进行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患病率为0.83%~3.50%。
2018年,广东省7家儿童医疗机构针对6000多名患儿进行调查,显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患病率为2.5%。
调查显示,近些年,牛奶蛋白过敏的患者数量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在临床上,多位受访的儿科、过敏科医生却明显感受到,咨询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家长在增多。
据研究,牛奶蛋白过敏是儿童免疫系统对牛奶蛋白产生异常反应导致的一种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包括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皮疹、腹泻、便秘、呕吐、过敏性鼻炎等,其中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对于宝宝来说,了解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

喉头水肿: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哮喘、呼吸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皮疹:皮疹出现在脸、颈、头皮、手臂和腿上,通常出现在婴儿3个月左右,但有时也会在出生后几天就出现。

腹泻和呕吐:腹泻、呕吐是常见的牛奶蛋白过敏症状,通常在喝过牛奶后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出现。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二、牛奶蛋白过敏的治疗方法


如果发现孩子有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确诊。一旦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需要遵循以下治疗方法:

避免摄入牛奶蛋白:妈妈不能喝牛奶或吃牛奶制品,如果宝宝喂奶,需要选择非牛奶蛋白配方奶粉。

对症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紧急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和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肾上腺素注射、口服抗组胺药等。

过敏原免疫疗法:对于一些严重的过敏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原免疫疗法。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常需要进行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总之,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妈妈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如果宝宝有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妈妈需要及时带他们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妈妈们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避免摄入牛奶蛋白过多,以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上一篇:该如何选择妊娠油,这样选不踩坑!
下一篇:宝宝绿便都有哪些状况,需要换奶粉吗?

亮照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52004498 上海市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