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品油涨价窗口可能下月开启
据北京晚报25日报道,上期北京市最低油价排行榜冠军,属于朝阳区的众诚连锁朝普加油站,其93号油优惠价格为7.09/升。在优惠加油方面,还有一条好消息,中石油阳光加油站目前在举办加油150元以上免费洗车的活动。
上周的国际油价方面,NYEX原油期货周均价为100美元/桶,原油现货周均价较之前一周全线下跌。三地原油变化率仍延续上涨势头,主要为此前均价一直处在低价区间104美元至108美元/桶,上周的均价为110美元/桶左右,故而三地原油变化率呈现走高趋势,如油价能保持目前水平,其变化率将在2月份达到4%。
推荐阅读
中央财政设150亿发展基金扶持小微企业
2011能耗数据将出炉
淡水河谷巨轮受阻交通部新规
三亚市委:对宰客零容忍
中石化称正调查经理携款失踪事件
欧洲58人因严寒天气死亡(组图)
[股神争霸] 涨停王浮出水面
郭士英:最怕这两类人误国误民
节后国内成品油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市场分析师韩景媛预计,如果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能维持当前价位,那么三地原油变化率料将逐渐接近4%的红线,届时成品油调价预期重燃,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炒作热情将随之抬头,汽柴油价格亦将得到上行的动力。
“综前所述,春节长假归来初期,国内成品油市场等待明确指引,各地汽柴油价格守稳居多,行情将鲜有较大波动;中期,如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带来支撑,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突破。”韩景媛说。
关税下调护肤品奶粉反而涨价 涨幅最高超过10%
1月1日起,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进行了新一轮的关税下调。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洋奶粉和护肤品并没有因为关税下调而“让利于民”,反而在岁末年初轮番上演了涨价潮,让利关税变成自己的新利润增长点。
洋品牌“想涨就涨”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专家指出,这缘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想要终结洋品牌“硬气涨价”的局面,还需国货自强。
高端护肤品逆市涨价
财政部此前宣布,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对中国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对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
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对刚刚在去年12月“提前”上调过一轮价格的进口奶粉,关税下调后其价格并无变化。而几乎每年都会上调价格的高端护肤品牌,为了保持“身段”,更是不为关税所动,先后上调价格,包括K-II在内的多个知名护肤品牌先后涨价,提价幅度最高超过10%。
记者从上海淮海路上的K-II专柜了解到,2012年元旦后,该品牌几乎所有护肤品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提价,比如,护肤洁面油250l就从420元涨到了460元。而该品牌的明星产品护肤精华露330l装更是每瓶售价从1550元涨到1710元,涨价幅度超过10%。
和逆市涨价的护肤品相比,洋奶粉显得淡定许多。记者在沪上多家超市发现市场洋奶粉价格并没有因为关税下调而变化,而这事实上源于去年12月“洋奶粉”已提前进行了一轮调价。
去年12月,惠氏公司宣布高端产品“启赋”系列因配方优化以及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蛋白质等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在国内各地陆续提价10%左右,带领了洋奶粉的“集体涨价”,幅度在10%左右。其中,合生元金装婴儿配方奶粉900g从277元涨到290元,澳优能力多一阶段奶粉800g从298元上涨到328元,雀巢超级能恩金盾(配方)奶粉900g从286元上涨至298元。
让利关税成利润增长点
关税下调,价格却不降反升,原本是让利于民,竟成“让利于商”。专家分析指出,洋奶粉和高端护肤品市场上,品牌“想涨就涨”的底气缘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及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态。如此市场环境下,商家并不会因为关税等利好而下调售价,反而采取“一年几涨”的营销策略,保证品牌“身段”,更是将下调的关税作为自己的“利润增长点”。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表示,进口商品特别是奢侈品,其品牌所属的跨国集团在全球有其独特的营销策略和价格体系,在北美、欧洲,在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台湾,销售哪些型号、如何定价,都有其完善的策略体系。洋奶粉、化妆品等在中国都有其各自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会继续维护自己高端市场定位的形象。
“既然洋奶粉和护肤品都有着高涨的市场消费,那么生产商还有什么必要将这部分"利好"转让给消费者?目前看来,这一次关税下调最终成为厂商及其经销商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汪蔚青说。
专家同时认为,国外知名品牌产品价格之所以不断抬高,反映的不仅仅是流通环节的成本,也反映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实际的价值和心理价值。“品牌敢于带头涨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消费者有一种"外资就靠得住""外国月亮圆"的消费观念。”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
“既然洋奶粉和护肤品都有着高涨的市场消费,那么生产商还有什么必要将这部分"利好"转让给消费者?目前看来,这一次关税下调最终成为厂商及其经销商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将加快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构建设
记者从中国学会获悉,我国将进一步通过治渠道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重要律规定方面,今后将继续加快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构建设,形成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工作制,提高监管合力。
在由中国学会最近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治高峰论坛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表示,根据食品安全关于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落实地方属地管理的要求,要加快推进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构建设。
张勇指出,要查找、梳理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对未能实现监管覆盖和存在监管边界交叉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逐项明确监管分工和监管要求,不断消除监管漏洞和盲区。大力开展基层监管体系建设,重点落实乡镇、各监管部门和基层派出所、工商所、农技站、卫生所等构的联动联防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员、协管员等群众性队伍,构建分区划片、包干负责的监管责任网和群众监督网,填补基层监管空白。
张勇介绍,根据食品安全规定的统一协调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制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11年12月,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大部分市、县都已建立了议事协调构并明确了办事构。河北、吉林、山东、河南、四川、云南等省还单设了办事构。
根据食品安全关于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制度的要求,2011年10月13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正式成立,风险监测网络初步形成;食品出厂强制检验制度全面落实,各监管部门的执抽检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会同有关监管部门还对乳制品等重要食品实行出厂批批检验和加强企业自检,完善了制度要求。这些重要律制度的落实对提高监管能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各专项律为支撑、与环境保护、产品质量、进出口商品动植物检验检疫等律相衔接的综合性食品安全律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